重庆永登律师事务所
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 
法律服务热线 :023-48617210
新闻详情

重庆市綦江工业园区企业劳动关系现状的分析报告

重庆永登律师事务所/陶跃明

2017年上半年,重庆永登律师事务所律师就綦江工业园区企业劳动关系问题,采取召开座谈会,深入企业走访等方式,开展了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。此次调查以20户园区企业作为调查对象,召开8个座谈会,参加座谈会人员有工业园区领导、企业负责人、工会干部职工代表等人。根据调查材料分析,目前这些企业的劳动关系极其复杂,劳资关系矛盾凸显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大因素,很有必要加强研究,增强应对的能力。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:
  一、基本情况介绍

(一)效益好的企业员工流动性小,效益差的企业员工流动性大

调查显示,园区一些企业自主研发产品具有市场优势,工人平均工资水平较高,企业效益好,员工队伍十分稳定,劳资关系相对和谐。

一些企业生产线较为落后,工作条件较差,企业经营发展缓慢,员工存在一定流动性,人员更替现象时有发生。一些企业存在难以留住高新技术人才的情况。职工与企业常有劳动争议发生,一些企业对劳动争议疲于应对。

(二)劳动合同签订率高,集体合同签订率低

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基本符合法律规定,双方确认劳动关系的意识逐步增强。

企业在用工之时,能自觉与职工依法签订、履行劳动合同,劳动合同总体签订率达到100%企业重视用工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问题,符合《劳动合同法》的规定。建立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,促进了企业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。

一些企业未签订集体合同,企业对签订集体合同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劳动合同,集体合同签订率低。

(三)职工基本权益保障较为理想,职工权益特殊保护有待加强

大多数企业能自觉执行最低工资制度,按《劳动法》、《劳动合同法》规定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社会保险费,安排职工加班依法支付加班工资或安排补休,生产经营正常企业都能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。

职工权益特殊保护不到位,例如职工病假工资未依法支付,女职工休小产假要求其出具休假证明,有毒有害工种职工体检问题重视程度不够。

(四)规模以上企业职工凝聚力较高,中小企业职工团队建设存在短板

规模以上企业能坚持以人为本,注重企业文化建设,重视劳动关系的和谐,积极为职工创造适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,注重员工培训,注重人才培养,职工有较强的荣誉感和归宿感。

一些中小企业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人员,不熟悉人力资源管理业务,不重视培育企业文化,企业管理人员与职工之间有鸿沟,一些员工的责任心不强,对管理人员安排工作有抵触。
二、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

(一)工会组织和职代会在职工维权方面工作存在问题,工会组织和职代会制度不健全

调查的企业中,一部分企业的工会组织基本上是有名无实,无专职人员、无单独的工会活动、无工人代表会制度或职代会制度。发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企业规模小职工人数少,建立工会组织的人手不健全。
(二)企业管理制度存在缺陷,管理体系不健全

经过走访调查,园区部分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,管理制度中存在漏洞,企业管理体系不完善,企业综合管理、协调服务还缺乏完善的体系,往往是参与管理部门多,具体责任却不很明确。存在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企业缺乏人力资源发展规划,企业部门权责不明确,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不强,企业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。

三、建议

(一)加强法律培训学习

对企业及职工进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,增强企业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自保意识。企业及职工并非专业法律人士,他们对《劳动法》、《劳动合同法》等法律法规缺乏基本的了解,他们也不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因此对其进行普法教育非常有必要,而且法律法规培训学习必须坚持经常化,通俗化。

(二)加强法律宣传力度

法律宣传多联系实际问题,针对性要强。在法律宣传方面,一要全面、正确阐释条款内容,减少社会各方可能产生的认识歧义,消除某些误解;二要在强调依法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同时,兼顾宣传员工与企业双方的平等权利与义务关系;三要加强正面引导,多宣传先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典型经验,多树立正面形象。

(三)完善劳动关系的协调保障机制

妥善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,是实现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,建立起以利益调节为核心的劳动关系协调保障机制十分必要。劳动关系协调保障,应当建立以下机制,一是建立员工利益表达维护机制。适时召开职工代表大会,听取职工意见、建议,加大职工代表提案的交办力度,件件有落实,事事有回音。二是建立劳动关系监督机制。保障工会正常开展活动,确保工会对劳动法律、法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。三是建立价值引导机制。引导职工正确认识职工与企业的关系,企业与社会的关系,让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,消除企业对职工进行剥削的观念。

(四)鼓励企业签订集体合同

实行集体合同制度,有利于从整体上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,更好地保护劳动者个人的合法权益,调动职工生产劳动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,增强职工的企业主人翁意识。企业和职工通过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,对劳动关系各方面的内容进行谈判和规范约束,作为调整劳动关系的补充,在协调企业内部劳动关系中将发挥独特作用,应当帮助和鼓励企业签订集体合同。


文章分类: 行业新闻
登录
登录
我的资料
留言
回到顶部